4月8日,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首批“揭榜挂帅”项目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出席并讲话,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校长张立群,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电信学部主任管晓宏,交通运输部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副主任谢辉,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副校长柴渭,陕西轨道交通集团董事长宋扬,副市长孟浩,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齐海兵等出席活动。会议由西安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主持。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20余家轨道交通产业链相关科技企业、科研院所负责人参加相关活动。
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基地正式揭牌。同时,中车永济、卡斯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6家校企单位被授予“校外实践基地”称号,轨道集团与思安新能源就孵化科技型企业进行签约,真正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会上,管晓宏院士围绕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领域创新水平,赋能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发言,路航科技、众合科技、申昊科技等6家揭榜企业负责人围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交流。
卢建军表示,在建校128周年暨迁校68周年校庆之际举办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也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程启动三年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具有特殊意义。自去年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发布以来,研究院以解决轨道交通行业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为研究方向,通过组建高校科学家、企业工程师联合团队,实施科技攻关、打造实践基地、联合引才用才、携手培养人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未来,西安交大将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在创新港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扎实推进“6352”工程,不断健全“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持续推动校地企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贡献交大力量。
叶牛平表示,建设西部科技创新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校地企一体化联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西安交大在教学科研上的“所长”、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需”、政府在服务保障上的“所能”,打造更加紧密的创新发展共同体。要以产品应用为牵引,加强交叉学科、未来学科前瞻布局,加快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努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叶牛平强调,要深化“一港”模式,围绕重点产业统筹创新资源,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全力打造轨道交通原始创新技术策源地。要紧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形式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共性问题,开展政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动各类生产、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积极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轨道交通产业新体系,努力将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和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会前,与会嘉宾参观了产教深度融合成果展示大厅和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试验基地,听取了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介绍,了解了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测试应用情况。
西安交大党、校办,科研院、BEAT365唯一官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据悉,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是由陕西轨道交通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建,依照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管理主体、需求主体、市场主体与高校联合的“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科技创新平台。研究院成立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西安交通大学的鼎力支持和各参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创新开展“一对多”有组织的研发,16家企业与西安交大共同揭榜5个研究方向33个科技创新项目实现“揭榜挂帅”,组建多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60余名教授、企业研发工程师及西安交通大学49名硕博研究生参与研发工作,研究院建成1000余平米的办公场地及500余平米的试验基地,安装调试23台(套)试验设备。8个科创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电隧巡检机器人等4个项目成果在首届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和第十五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展出,哈萨克斯坦等7个国家20余名交通行业外宾及百余名国内嘉宾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